抗日神片「东极岛」,爽! -

来源:人气:407更新:2025-08-17 18:20:44

银幕中的抗日英雄总以令人瞠目的方式突破常规,他们能用弹弓硬生生击穿敌人的钢盔,敢单枪匹马闯入敌方军营如入无人之境。那些趾高气昂的侵略者在他们面前仿佛纸糊的傀儡般脆弱。每当看到主角凌空跃起,手中大刀劈出凛冽寒光,将傲慢的日军斩落马下时,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紧握双拳。而当主角在绝境中冷眼一笑,从怀中掏出秘密藏匿的手榴弹投向敌群,爆炸声中夹杂着敌人的惨叫,我的胸腔里便会升腾起炽热的民族情感。

他们呐喊着冲向敌人,胜利的红旗在硝烟中升起,屏幕外的我亦能找到一份酣畅淋漓的共鸣。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在现实中肆虐的罪恶,如今仅仅是在虚构的世界里被我们狠狠踩在脚下,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善良与坚韧。因此,我认为抗日神剧既承担着历史教育的使命,也彰显着民族精神的光辉,理应更多地被创作与传播。然而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类作品却莫名其妙地背负了负面标签,最终被禁播,令我感到无比惋惜。那段时间,我郁郁寡欢,父亲询问我缘由,我愤懑地回答:“这世道怎么了?让后辈铭记历史的抗日神剧也能被扼杀?英雄们或许带着主角光环,但他们眼中的怒火是真实的,举起武器时的决绝是真实的。好莱坞大片里一个美国人,竟能单枪匹马对抗一个师,甚至毫无受伤,他就是美国英雄。我们中国人打十几个日本侵略者却未死,就不行?就得该死?美国人可以,中国人就不行?凭什么?!”父亲听后一愣,不知如何应答,只能默默闭上双眼,眼角滑落泪珠。此后多年,我再未见过新的抗日神剧,只能每天翻看那些早已看腻的旧作,以此度过时光。

我能精确计算玉面手雷王点燃的手雷在多少个呼吸后爆炸,能数清刚出笼的肉包子炸弹到底有多少个褶子,更能辨别手撕鬼子的肉质是几分肥几分瘦。直到这一天,终于在这个暑期档,我目睹了《东极岛》的上映。起初我并未抱有太多期待,以为这不过是部展现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普通宣传片。然而影片以二战时期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为背景,与去年斩获高分的纪录片《里斯本丸沉没》形成呼应,揭示了这段被刻意遗忘的抗战记忆。

1942年,日本海军利用里斯本丸号货轮,将1,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押送至日本本土从事强迫劳动。为规避国际公约约束,日军刻意未在船只上标注战俘身份标识,导致美军潜艇在航行途中误将该船识别为敌方军舰,发射鱼雷造成船体严重受损。面对船只即将沉没的危机,日军竟选择将战俘锁闭在船舱内,试图使其与沉船共沉,而自身则全员撤离现场,仅留下六名守卫人员看管战俘。然而,战俘们通过暴力手段成功突破舱门,迫使日军士兵伤亡。在船只沉没过程中,幸存战俘漂浮于海面,日军残忍地驾驶小船实施二次迫害。关键时刻,中国渔民自发行动,不顾日军身份,倾巢而出救援所有落水者,最终将全部英军战俘成功转移上岸。

《东极岛》电影所展现的历史背景中,日军曾试图对战俘实施集体屠杀,但意外发现中国渔民展现出的无畏精神与生命关怀。面对大量战俘被押送至岸边的场景,日军因担忧此类暴行被中国民众目睹后引发国际舆论谴责,最终选择暂停原计划并临时实施救援行动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后续仍持续将战俘押送回日本,但若非中国渔民最初挺身而出,这些战俘恐怕早已葬身大海。这种历史细节的呈现,恰是影片试图探讨的人性复杂性。

令人意外的是,《东极岛》并非简单的美德宣传片,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抗日神剧!其叙事框架与过往抗日剧如出一辙,甚至在情节张力和情绪渲染上更显激昂,令人热血沸腾。导演摒弃了传统群像叙事方式,转而塑造虚构人物,借助大卫雕塑般的特写镜头,将抗日英雄刻画得刚猛无匹。与多数抗日剧相似,该片前一个半小时始终聚焦于日军暴行,通过救英国人、藏英国人、日军杀村民逼迫英国人的桥段,延续了类似的叙事套路。

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暴行,吴老大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,边家三口的生命被无情剥夺,连年幼孩童也未能幸免,愤怒的情绪几乎让我在银幕外咬破了牙关。更令人愤慨的是,施暴者竟试图阻止渔民的正常活动,夜晚的出殡仪式也被他们干预,阿花在影片中怒斥:"你们难道没有父母吗?"这般残暴行径令我深感震惊。全村的教师被逼至精神崩溃,甚至遭到浇油焚烧,在生命最后的时刻,陈老师仍高喊着"不要跪"。乡民们一次次遭受欺压,这种行径已触及底线,令人难以容忍。

朱一龙饰演的阿赑在战斗中展现出惊人的果敢,单枪匹马持刀突破东极岛日军守卫据点。面对更严峻的挑战,他再度孤身驾舟前往里斯本丸号,不仅剿灭敌军,更以决绝之姿开启舱门营救英军战俘。其弟阿荡在混战中怒吼着"让你杀!让你杀!",将日本军官刺得血肉模糊,这一幕成为全片最为震撼的高光时刻。当观众席间有人忍不住呐喊"好"时,这声回应仿佛将人拽回十年前守着老旧电视机的夜晚——那时见证女兵用石块炸毁敌机的场景,同样令人血脉偾张,双手紧握至指节发白。

最令我震撼的是阿赑在危急时刻将两艘船连为一体的场景。当里斯本丸即将沉没,巨大的虹吸效应正将满载战俘的小船拖入漩涡,他单手紧握远处救援船只的绳索,另一只手死死拽住小船上垂下的绳子,以近乎悲壮的姿态用肉身力量强行连接两船,为幸存者争取生机。这种动人心魄的救赎时刻让人想起美国队长徒手拉飞机的经典桥段。散场时,影院灯光骤然亮起,刺眼的光束中仍有人群驻足,有人红着眼眶呢喃"原来真有这样的事",身旁的青年则感慨"比那些神剧真实得多"。若有人仍质疑抗日题材作品的价值,我便将阿赑与鬼子殊死搏斗的画面奉为铁证——中国人讲述英雄故事,永远以血肉之躯书写真实,用撕心裂肺的恨意与拼尽全力的守护,向世界宣告:这片土地,从不惧怕任何侵略。

每多拍一部作品,便多一分底气与血性。毕竟,谁不渴望在银幕上见证那些曾欺压过我们的敌人溃败?若你我同样沉醉于神剧的刀光剑影中寻找酣畅,为英雄的呐喊热血沸腾,那么《东极岛》正是为这般情怀量身酿造的烈酒。它承载着手撕敌军的凌厉、手雷爆破营区的震撼,更蕴含着浸染海风的炽热血性,定会让你攥紧拳头、嘶吼出声,走出影院时仍能感受到那些劈波斩浪身影激荡的热血。这杯酒,敬那些用真刀真枪在历史长河中书写铁血传奇的勇士。

Copyright © 2023 www.jdw8.com